一、竞赛项目
男子(23项):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110米栏、400米栏、3000米障碍、跳高、撑竿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链球、标枪、十项全能、20公里竞走、马拉松、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
女子(23项):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500米、5000米、10000米、100米栏、400米栏、3000米障碍、跳高、撑竿跳高、跳远、三级跳远、铅球、铁饼、链球、标枪、七项全能、20公里竞走、马拉松、4×100米接力、4×400米接力
混合(2项):4×400米混合接力、马拉松竞走混合接力
二、运动员资格
(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的通知》(体竞字〔2023〕1号)第四条规定。
(二)运动员年龄:
1.20岁(含)以上运动员:2006年1月1日前出生的运动员可参加所有项目。
2.20岁以下运动员: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出生的运动员,可参加除马拉松外的项目。
3.18岁以下运动员:2008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出生的运动员,可参加除铅球、铁饼、链球、标枪、全能、10000米、马拉松和竞走外的项目。
(三)体能测试
所有参赛运动员须通过体能测试,总分达70分及以上可参加决赛阶段比赛。体能测试由各参赛单位按照体能测试项目及方法统一组织,每场测试由中国田径协会选派比赛监督等相关裁判参与竞赛工作,否则成绩将不予认可。
1.时间:2024年及之前注册的运动员须于2024年12月31日前完成测试(如有伤病等原因须向中国田径协会发函说明,安排与2025年新注册运动员进行统一测试)。2025年新注册运动员须于2025年3月31日前完成体能测试。
注:各单位须于体能测试前30日将测试时间、地点等信息报送至中国田径协会。
2.参加人员:所有参赛运动员。
3.测试方法、项目和标准见附件1。
三、参加办法
(一)获取参赛资格
1.个人项目
通过以下任一方式获得决赛阶段参赛资格:
(1)积分达标: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决赛报名截止日期前30天内(以下简称“特定时间”)个人场地项目综合积分排名前16名,竞走、马拉松项目综合积分排名前30名(每个单位最多计3个名次,不占积分排名的运动员除外);
场地项目前16名中,每名运动员只占1个录取名额。如1名100米运动员在2个或2个以上项目中综合积分排名前16名,则占其名次较优项目的名额。如名次相同则由中国田径协会抽签决定,另一项的名额由该项后续名次递补;
在积分达标的特定时间内,如运动员参赛单位发生变化(变更注册单位或双重注册等情况),则积分重新计算(自然到期后变更注册单位的运动员除外)。
高校注册运动员自学籍获得之日起计算积分。
(2)成绩达标:特定时间内达到相应成绩标准(详见附件5),除竞走、马拉松项目外其他项目占积分排名名额。
(3)参赛达标:参加特定国际比赛(详见第六条),并取得特定名次,不占积分排名名额。
(4)参赛单位使用基数。
2.径赛接力项目
通过以下任一方式获得决赛阶段参赛资格:
(1)积分达标:特定时间内接力项目单项综合积分排名前16名;
(2)成绩达标:特定时间内达相应成绩标准(详见附件5),占积分排名名额;
(3)在两届(2024年、2025年)全国接力锦标赛中单项均排前6名的队伍(仅当该项目参赛队数超过10支时有效),占积分排名名额。
3.马拉松竞走混合接力项目
在特定时间内在二级及以上赛事中最佳成绩总排名的前15名运动队所在单位获得参赛资格。每单位只计1个最优名次进行排名。其中,1-5名单位获得3支运动队参赛资格,6-10名单位获得2支运动队参赛资格,11-15名单位获得1支运动队参赛资格。有意参加该项目的单位须在2024年至2025年的全国竞走锦标赛及冠军赛中派满3支运动队参赛,方可按照上述办法进行排名。
(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
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运动员直接获得决赛阶段参赛资格,每项限报3人,接力项目限报1队。
(三)运动员报项办法
1.运动员(队)只能报其通过积分、成绩达标、基数名额方式获得参赛资格的项目。
2.径赛接力项目:各单位限报1队,每队最多可报6人(混合接力为5人),其中必须包括参加相应个人项目的运动员,例如4×100米必须含已报单项100米的运动员,4×400米必须含已报单项400米的运动员。其他报名接力项目的运动员可不同于获得资格的运动员,但须参加体能测试并达标,且须在2024年、2025年均获得相应单项比赛积分。
3.马拉松竞走混合接力项目:各单位按照已获得资格数报参赛队,每队2人。运动员可不同于获得资格阶段的运动员,但须参加体能测试并达标,且须在2024年至2025年每年至少参加全国竞走锦标赛或冠军赛中的1场并获得有效成绩(个人项目或马拉松竞走接力项目均可)。
4.所有个人项目,每单位每项目限报3人(参加特定国际比赛获得决赛资格的运动员不占名额)。
5.参加特定国际比赛获得参赛资格(详见第六条)的运动员,除主项外可兼报一个副项。
四、积分达标获得参赛资格
(一)积分范围
1.赛事要求
国内场地及竞走赛事须为中国田径协会Ⅲ级及以上赛事;
国内路跑赛事须为中国田径协会指定的路跑赛事系Ⅰ级赛事专业组比赛;
国际赛事须为世界田联认可成绩且列入世界排名(成绩报备)的赛事。
 
 
 
2.积分场次
(1)场地及竞走项目
 
  
   | 年度 | 场地项目 | 竞走 | 备注 | 
  
   | 全能 | 3000米障碍及以上径赛
 | 接力 | 其他 | 20km | 
  
   | 2024 | 1场室内赛 +1场室外赛 | 1场越野跑 +3场室外赛 | 2场 | 1场室内赛 +3场室外赛 | 3场 | 参赛场次不限。 选取运动员该年度参加比赛中最高的比赛积分相加,即为年度积分。 | 
  
   | 2025 | 1场室内赛 +1场室外赛 | 1场越野赛 +3场室外赛 | 2场 | 1场室内赛 +3场室外赛 | 3场 | 
  
   | 注:1.场地个人项目每年须至少参加1场室内赛或越野跑比赛和2场(全能为1场)室外大奖赛,且至少2场有成绩以获得积分资格; 2.室内比赛不设的径赛项目以室内相近项目积分,如100/110米栏为60米栏、100/200米为60米、400米栏为400米。 3.3000米障碍、5000米、10000米每年须含1场越野跑并完赛(详见附件3),不积分。 4.铁饼、标枪、链球项目以室外比赛进行积分。 | 
 
     (2)马拉松项目
 
  
   | 年度 | 必须参加场次以获得积分 | 
  
   | 全程 | 半程 | 成年10000米/ 青年5000米 | 越野跑(成年10公里,青少年按规则)
 | 
  
   | 2024 | 2 | 1 | 1 | 1(仅场次要求,不积分) | 
  
   | 2025 | 1 | 1 | 1 | 1(仅场次要求,不积分) | 
  
   | 注:1.如运动员在积分年度中未满20岁,则该运动员除按积分要求正常参加规定场次半马比赛外,必须再参加与当年全程马拉松积分要求场次相同数量的半马比赛(2024年为2场,2025年为1场)。  2.17-19岁参与半程马拉松赛事的积分计算方法为半程的成绩乘以2加8分钟,计算全程马拉松成绩积分及名次积分。 | 
 
(3)青少年运动员获取资格
除投掷和跨栏等有器械(或器材)差异的项目外,青少年运动员可以通过正常的积分获取决赛参赛资格。
2006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间出生并在2025年度(2025年1月1日至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报名截止前30天内)最好成绩总排名(成年组)中进入全国前八名且有该项目两年积分的青少年运动员,可获得决赛参赛资格,不占积分排名名额。
(二)积分计算办法
1.以2025年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报名截止日期前30天为截点计算,对运动员两个年度(2024、2025)内的积分按照比例相加即为综合积分,作为积分达标资格的排名依据。
2.年度积分比例
(1)2024-2025年度参赛的运动员的两年积分占比为:2024年占55%;2025年占45%。计算公式为:
综合积分=55%×2024年积分+45%×2025年积分
(2)仅2025年度参赛的运动员的一年积分占比为90%。计算公式为:
综合积分=90%×2025年积分
3.运动员每场比赛积分按照成绩积分、名次积分、风速修正分和创纪录分之和计算。根据世界田联《田径项目分值表》(2022版)对运动员每场比赛成绩进行积分统计,并公布在中国田径协会运动员数据库中(4×400米混合接力项目参照男子4×400米接力项目分值计算积分)。
4.名次积分仅限于在全国Ⅰ、Ⅱ级及协会主办的赛事决赛,国际赛事名次积分按照世界田联排名积分办法计算(马拉松项目为中国田径协会指定赛事)。全国Ⅰ、Ⅱ级及协会主办赛事名次积分表详见附件2。
5.运动员在同一场比赛中如取得某项目后继赛次资格,但未参加后继赛次的,则该项目比赛积分减半。同一项目在一场比赛中只计一次最优比赛积分。
6.运动员出国(含出境,下同)参加国际比赛,比赛成绩达到国际健将标准的,将按照国际比赛级别进行积分统计外,额外加20分;若该国际比赛总积分低于同期国内比赛同等成绩试算总积分(前后30天内),则将成绩带入国内相应比赛进行积分计算。国内举办的国际比赛参照此执行。
7.径赛接力项目国家队出国参加国际比赛(仅限世界田联排名赛事),可将接力比赛积分带入到运动员所在单位1次(含最多2名替补运动员),比赛积分按照国际比赛级别的名次积分及成绩积分计算;若国际比赛名次积分低于同期国内接力比赛名次积分(前后30天内),则名次积分按照该国际比赛成绩带入到相应国内接力比赛后的名次进行积分。
8.若运动员创/平全国纪录,另加30分;创/平亚洲纪录,另加40分;创/平世界纪录,另加50分。
9.如发现一名运动员兴奋剂违规的,则该运动员当年的积分为0分。
10.风速修正分:即根据风速的强度和方向修正成绩得分——如果是逆风,则在成绩分数上加分数;如果是顺风,则从成绩得分中扣除分数。在0米/秒(m/s)和+2.0米/秒之间的风速不作修正。顺风的情况下,扣分从+2.1米/秒开始,而扣分的计算仍然从0.0米/秒开始。根据世界田联评分表,1米/秒的风速相当于6分。对于下表中确定的风速读数之间的风速,每±0.1米/秒的修正分为±0.6分(例如+0.5米/秒=-3分)。如果成绩没有风速信息(NWI),则从成绩得分中扣30分。
 
  
   | 顺风 | 顶风 | 
  
   | +4 m/s | -24 分 | -4 m/s | +24 分 | 
  
   | +3 m/s | -18 分 | -3 m/s | +18 分 | 
  
   | +2 m/s | -0 分 | -2 m/s | +12 分 | 
  
   | +1 m/s | -0 分 | -1 m/s | +6 分 | 
  
   | +0 m/s | -0 分 | -0 m/s | +0 分 | 
 
五、成绩达标获得参赛资格
运动员(队)通过成绩达标获得决赛阶段参赛资格,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在巴黎奥运会达标期限内,达到奥运会参赛标准1次(竞走除外);或在特定时间,在认可的积分赛事中至少达到2次成绩标准,竞走、马拉松项目至少达到1次成绩标准,成绩达标标准详见附件5。
(二)须在特定时间参加一定数量的积分赛事(路跑为中国田径协会指定赛事或世界田联认可的赛事):
 
  
   | 年度 | 场地项目 | 全能 | 竞走 | 马拉松 | 
  
   | 2024 | 2 | 2 | 2 | 参照马拉松项目 年度积分场次要求 (场地赛要求除外) | 
  
   | 2025 | 2 | 1 | 1 | 
 
六、参加国际比赛获得参赛资格
(一)巴黎奥运会个人项目参赛运动员;参加巴黎奥运会接力项目的运动员可直接报名参加相应单项比赛,例如,4×100米参赛运动员可直接参加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100米单项,马拉松竞走混合接力参赛运动员可参加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20公里竞走比赛。
(二)2023年、2025年田径世锦赛前8名的运动员(队)可参加相应单项比赛。
(三)杭州亚运会冠军(马拉松项目为前3名),2022年、2024年世界竞走团体锦标赛个人项目前3名、马拉松竞走混合接力项目前3名的运动员,2025年世界田联室内锦标赛前3名,2025年世界田联接力赛冠军队伍的运动员可参加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相应单项比赛。
七、参赛单位基数
如某单位无运动员(或只有1人)获得场地项目(或竞走、马拉松个人项目)决赛资格,可最多可使用2名运动员基数参加决赛(或补足2人)。使用基数需符合以下条件:
(一)使用基数的运动员,除单项成绩外,其它须符合参赛的资格条件:场地及竞走项目必须在2024年及2025年参加过中国田径协会Ⅲ级及以上比赛(且完赛),且其中最好一场比赛成绩须排进2024年单项成绩总排名前16名(竞走项目为前30名);马拉松项目必须在2024年或2025年参加过中国田径协会指定赛事,且其中最好比赛成绩须达一级运动员水平(男子2:32:00、女子 3:10:00)。
(二)使用基数的运动员只能报有积分的一个项目。
违反国家队管理规定受到暂停比赛资格或开除出国家队或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况,不能使用基数参加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
八、竞赛办法
(一)比赛执行世界田联最新发布的竞赛规则及本竞赛规程。
(二)径赛项目原则上根据报名人数按规则安排赛次。
(三)田赛项目原则上超过18人举行及格赛。及格标准由技术代表根据报名成绩拟定,取最少12人参加决赛。
(四)比赛检录时,运动员须提交本人身份证,否则不能参加比赛。
(五)运动员比赛时,必须穿着印有单位名称(胸前单位名称字高最多为10厘米,且不为号码布所覆盖)的统一服装(背心、短裤),比赛服装必须符合世界田联竞赛规则及广告规则的有关规定和中国田径协会有关比赛服装的规定,否则不能参加比赛。
(六)进入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决赛阶段的运动员,根据需要应承担国家任务,如不承担国家任务或在巴黎奥运会比赛期间消极比赛的,将取消其参加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比赛资格。
(七)凡违反体育道德或出现不当行为的,取消所有后继项目(包括接力项目)的比赛资格。
九、奖励办法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的通知》(体竞字〔2023〕1号)第六条规定。
十、报名和报到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的通知》(体竞字〔2023〕1号)第三条第(二)、(四)项规定。
十一、性发育差异运动员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已被世界田联列入世界排名赛事,运动员参赛应符合世界田联2023年修订的《女子组资格条例(性发育差异运动员)》和《跨性别运动员资格条例》的规则要求(除非另有规定)。
十二、技术官员
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五届运动会竞赛规程总则的通知》(体竞字〔2023〕1号)第八条规定。
十三、技术申诉
按照世界田联最新竞赛规则执行。
 
附件:1.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项目体能测试方案
      2.全国Ⅰ、Ⅱ级及中国田径协会主办赛事名次积分表
      3.3000米障碍(含)以上项目运动员参加越野跑赛对应项目表
      4.马拉松竞走混合接力比赛实施办法
      5.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项目比赛成绩达标标准
 
附件2
全国Ⅰ、Ⅱ级及中国田径协会主办赛事名次积分表
 
  
   | 名次 赛事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十一 | 十二 | 
  
   | 全国田径锦标赛 全国接力锦标赛 | 200 | 170 | 150 | 140 | 130 | 120 | 110 | 100 | (90) | - | - | - | 
  
   | 全国室内锦标赛 全国田径冠军赛 全国竞走锦标赛 | 170 | 145 | 130 | 120 | 110 | 100 | 90 | 80 | (70) | 60* | 50* | 40* | 
  
   | 全国U20锦标赛 全国竞走冠军赛 全国路跑锦标赛系列 全国路跑冠军赛系列 | 140 | 120 | 110 | 100 | 90 | 80 | 70 | 60 | (50*) | 40* | 30* | 20* | 
  
   | 全国U18/U16锦标赛 全国田径大奖赛系列 全国竞走大奖赛系列 | 100 | 80 | 70 | 60 | 55 | 50 | 45 | 40 | (35*) | 30* | 25* | 20* | 
  
   | 全国室内大奖赛系列 其他特定Ⅱ级赛事 (竞赛规程中明确) | 60 | 50 | 45 | 40 | 35 | 30 | 25 | 20 | (15*) | 10* | 5* | - | 
 
注:1.第九名名次积分仅适用于决赛为9人/队时。
 2.带“*”名次积分仅适用于竞走、路跑赛事。
 3.全国路跑锦标赛、冠军赛系列仅以年度锦标赛/冠军赛总排名名次积分。
 4.决赛人数因报名不足少于8人/队时,最后一个名次不得分。
 
附件3
 
3000米障碍(含)以上项目运动员
参加越野跑赛对应项目表
 
3000米障碍(含)以上项目的运动员,每年须至少参加一场越野跑比赛,对应参赛项目见下表:
 
 
  
   | 组别 | 场地项目 | 所对应的越野跑赛项目 | 
  
   | 男子 | 成年 | 3000米障碍 | 6公里 | 
  
   |  5000米、10000米 | 10公里 | 
  
   | 青少年 | 3000米障碍 | 6公里 | 
  
   |  5000米、10000米 | 8公里 | 
  
   | 女子 | 成年 | 3000米障碍 | 4公里 | 
  
   |  5000米、10000米 | 10公里 | 
  
   | 青少年 | 3000米障碍 | 4公里 | 
  
   |  5000米、10000米 | 6公里 | 
 
注:
成年:2006年1月1日前出生的运动员
青少年:2006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出生的运动员
附件4
马拉松竞走混合接力比赛实施办法
 
一、参加办法
1、各单位按照已获得资格数报参赛队,每队2人;
2、各队须由2名(1名男子、1名女子)成年或青年运动员组成参加比赛。
二、竞赛办法
混合接力按照男、女、男、女的顺序进行比赛,每名运动员分两次分别竞走约10-11公里距离,总距离约等于马拉松距离。判罚及罚停办法如下:
(一)运动员红卡累加,计入队伍红卡总数;
(二)运动队获得红卡累计达到3次,开始罚停,罚停时间为3分钟;获得第4张红卡,加罚停1分钟(即累计罚停时间为4分钟);获得第5张红卡,再加罚停1分钟(即累计罚停时间为5分钟);以此类推。
(三)运动队累计红卡达到7张,或有一名运动员红卡累计达到5张,取消队伍比赛资格。
附件5
 
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田径项目比赛成绩达标标准
 
 
  
   | 男子 | 项目 | 女子 | 
  
   | 10.11 | 100m | 11.33 | 
  
   | 20.52 | 200m | 23.30 | 
  
   | 45.66 | 400m | 52.35 | 
  
   | 1:47.50 | 800m | 2:01.00 | 
  
   | 3:42.00 | 1500m | 4:10.00 | 
  
   | 13:54.00 | 5000m | 15:20.00 | 
  
   | 28:25.00 | 10000m | 32:00.00 | 
  
   | 8:37.00 | 3000米障碍 | 9:48.00 | 
  
   | 13.32 | 110米栏/100米栏 | 13.00 | 
  
   | 49.60 | 400米栏 | 55.00 | 
  
   | 38.80 | 4x100米接力 | 44.00 | 
  
   | 3:04.15 | 4x400米接力 | 3:30.50 | 
  
   | 3:18.00 | 混合4x400米接力 | 3:18.00 | 
  
   | 2.28 | 跳高 | 1.90 | 
  
   | 5.75 | 撑竿跳高 | 4.65 | 
  
   | 8.20 | 跳远 | 6.65 | 
  
   | 17.00 | 三级跳远 | 14.25 | 
  
   | 男子 | 项目 | 女子 | 
  
   | 20.10 | 铅球 | 18.60 | 
  
   | 62.00 | 铁饼 | 61.00 | 
  
   | 75.00 | 链球 | 73.30 | 
  
   | 82.00 | 标枪 | 61.60 | 
  
   | 7800 | 十项全能/七项全能 | 5800 | 
  
   | 1:18:00 | 20公里竞走 | 1:25:50 | 
  
   | 2:08:15 | 马拉松 | 2:26:50 |